世界各地母親節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Mother's Day Around the World

如今,無數國家都在慶祝母親節,體現了人類對母親的深切敬意。雖然其現代形式通常可以追溯到美國和 20 世紀早期安娜·賈維斯的激進主義,但這個節日的根源遠遠超出了這一單一的敘事,並交織在全球的古老傳統、宗教習俗和文化適應中。本論文探討了母親節豐富而多元的起源,追溯了它從史前對母愛的崇敬演變到當代的多種表達方式。透過研究這個節日的歷史發展和全球變化,我們發現這個節日如何體現感恩和家庭忠誠等普世價值觀以及慶祝這個節日的社會的獨特身份。

母親節的故事始於古代,當時人們透過宗教和季節儀式來表達對母愛的崇敬。已知最早的慶祝活動包括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為母神舉行的慶祝活動。在希臘,庫柏勒節(被稱為眾神之母)是春季舉行的重要活動。信徒們獻上禮物、表演舞蹈、舉行儀式來紀念西布莉作為生育、養育和地球更新的象徵的角色。這個節日與農業週期息息相關,強調了母愛與生命維持之間的連結。同樣地,在羅馬,三月中旬的希拉里亞節是為了慶祝庫柏勒,節日中有連續幾天的盛大遊行、盛宴和寺廟供奉。儘管這些儀式關注的是神的母親而不是人類的母親,但它們開創了將母愛與春天聯繫起來的先例——這種聯繫在許多現代母親節的日期中都有所呼應。銘文和寺廟遺址等考古證據表明,這些慶祝活動在地中海地區廣泛傳播,影響了後來的文化習俗。

隨著社會的發展,尊重母親的框架也不斷發展,特別是隨著基督教在歐洲的興起。到了中世紀,英國出現了具有明顯基督教特徵的母親節前身:母親節。這項傳統是在大齋期第四個星期日舉行的,最初與親生母親關係不大。相反,它以“母教堂”——一個地區的主要教堂或大教堂——為中心,教區居民會回到那裡舉行特殊的禮拜。 13 和 14 世紀的歷史記錄將這一天描述為朝聖日,通常伴隨著 Laetare 主日禮拜,強調懺悔季節的歡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做法發生了改變。到了 17 世紀,母親節已成為家庭團聚的節日,尤其是對於遠離家鄉工作的年輕僕人和學徒。這些人獲得了難得的休息日,帶著鮮花或西姆內爾蛋糕(一種在英國至今仍與這一天有關的香料水果蛋糕)等禮物回到家人身邊。這種從宗教中心到家庭中心的演變為後來世俗的母性慶祝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儘管母親節的重要性在 19 世紀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逐漸下降,但它的影響力仍然存在,影響著英國及其前殖民地現代母親節的時間和基調。

然而,當代母親節最著名且有最充分證據的起源地是美國,在那裡,一位女性發起的運動將個人的紀念活動轉變為一種國家製度。安娜·賈維斯 (Anna Jarvis) 受到母親安·里夫斯·賈維斯 (Ann Reeves Jarvis) 1905 年去世的啟發,想要設立一個專門用來紀念母親犧牲的日子。安·里夫斯·賈維斯是一位令人敬畏的人物——她是一名主日學校老師、和平活動家,也是美國內戰期間“母親節工作俱樂部”的組織者,該俱樂部為衝突雙方的家庭提供醫療和支持。安娜的願景非常個人化,但同時又具有社會抱負:她想像著一天的靜思,以教堂禮拜和佩戴白色康乃馨(她母親最喜歡的花)為標誌。經過多年向政界人士、神職人員和民間領袖寫信的活動,她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 1908年5月10日,第一個正式的母親節禮拜在西維吉尼亞州格拉夫頓和安德魯斯衛理公會教堂舉行,安娜在那裡分發了500朵康乃馨。 1914年,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正式將這個節日確立為全國性的母親節,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然而,在花店、賀卡公司和零售商的推動下,這個節日的快速商業化很快就與安娜的理想發生了衝突。她在晚年一直痛斥這種牟取暴利的行為,甚至試圖廢除她創立的這個節日。她的故事凸顯了節日起源於衷心的致敬,但後來卻轉變為消費者驅動的活動之間的矛盾,這種動態一直持續到今天。

美國母親節模式是將日期固定在五月,並以個體母親為關注焦點,這種模式很快在美國境外傳播開來,但其普及程度卻參差不齊。隨著這個節日在全球紮根,它逐漸適應當地的歷史、信仰和社會結構,形成了萬花筒般的傳統。在日本,母親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佔領者引入的,並定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在這裡,它與根植於神道教和佛教教義的孝道文化價值觀相融合。日本兒童會用紅色康乃馨來紀念在世的母親,用白色康乃馨來紀念已故的母親,這種做法既反映了對祖先的儀式,也符合安娜·賈維斯的花卉象徵意義。慶祝活動通常包括手工禮物和感恩的表達,反映出對母愛低調而深刻的感激。相較之下,墨西哥的母親節則在 5 月 10 日舉行,無論星期幾,都充滿活力和社區精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20 年代,當時記者 Rafael Alducin 在報紙 Excélsior 上宣傳這個節日,其靈感既來自美國的影響,也來自墨西哥深厚的天主教傳統。聖母瑪利亞被尊崇為終極母親,在慶祝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包括墨西哥流浪樂隊的晨間小夜曲、教堂彌撒和家庭聚餐。學校經常舉辦表演,​​讓孩子朗誦詩歌或唱歌,強化這個節日作為公開肯定母愛的作用。

在其他地方,母親節與先前存在的傳統交織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混合體。在衣索比亞,人們在九月或十月雨季結束後慶祝安特羅什特節,其中有一個專門紀念母親的日子。這個為期三天的慶祝活動源自於該國的東正教日曆,活動中,家家戶戶宰殺綿羊或山羊,準備類似雜燴的菜餚,孩子們也會帶著食材來向母親表示敬意。節慶期間伴隨著歌曲和故事,將基督教的崇敬與當地的社區習俗融為一體。與美國五月假期不同,安特羅什特與自然週期息息相關,呼應著古老的生育儀式。在印度,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的西方母親節與諸如瑪特里普迦節等更古老的傳統共存,瑪特里普迦節是印度教的一種儀式,孩子們在儀式中將母親視為神的化身進行崇拜。受英國殖民主義和後來的美國文化的影響,這個現代節日在城市地區越來越受歡迎,以卡片和鮮花為標誌,但農村社區往往保留著傳統習俗,例如在家中祭壇祈禱。這種二元性體現了印度在古老習俗之上融合新影響的能力。

母親節的傳播也顯露出政治和歷史的細微差別。在俄羅斯,這個節日於 1998 年正式被認可,並在每年 11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慶祝,其地位次於 3 月 8 日的國際婦女節。相較之下,母親節則主要關注母性,通常以學校活動和小禮物為標誌,但缺乏春季母親節那樣的公眾宣傳。這種分歧體現了蘇聯時期性別平等的傳統與後共產主義時期復興傳統家庭價值的努力。在阿拉伯世界,母親節是每年3月21日,也就是春天的第一天,這個節日由記者穆斯塔法·阿明於1956年在埃及首次提出。受到一位寡母犧牲故事的啟發,阿明的運動傳遍了中東,並與當地的詩歌和送禮習俗融為一體。春季令人想起古老的季節慶典,而其世俗基調則適應不同的宗教人群。

儘管存在這些差異,但不同文化中的母親節都有共同點:它是一個表達感激、加強家庭聯繫和認可母親勞動的時刻。然而,其起源和實踐卻大相逕庭。古代節日頌揚神聖的母性,中世紀傳統將其與教會虔誠聯繫起來,現代節日則強調個人關係。在一些國家,例如泰國,8 月 12 日的母親節恰逢詩麗吉王后的生日,因此母親節也作為一個國定假日,將君主制與母性融為一體。在其他國家,例如玻利維亞,5 月 27 日舉行慶祝活動是為了紀念參加 1812 年獨立戰爭的女性,承載著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愛國精神。這些差異說明了歷史力量——宗教、殖民主義、戰爭或治理——如何塑造這個節日的特色。

因此,世界各地母親節的起源形成了一個既連續又變化的複雜敘事。從古代的西布莉崇拜到安娜·賈維斯的白色康乃馨,從英國的西姆內爾蛋糕到埃塞俄比亞的雨後盛宴,這個節日已經演變成一種全球現象,既超越了它的多元根源,又反映了它的多元根源。它的傳播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國的影響,但它的改編也展現了當地傳統的韌性。從本質上來說,母親節仍然是一個慶祝愛與犧牲的節日,但它的多種形式——安靜或喜慶、神聖或世俗——反映了接受它的社會。研究它的起源不僅是為了探索一個節日,也是為了探索人類長期以來如何向那些給予和維持生命的人物致敬,並調整古老的衝動以適應每個時代和地方的輪廓。

母親節禮物推薦

  |  

更多貼文